中约克夏猪的选育及若干繁殖性状遗传的探讨

Loading...
Thumbnail Image

Authors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Abstract

本文初步总结了福建省天马种猪场廿三年来对中约克夏猪选育的方法和成绩;通过改变饲养管理方法,风土驯化提高适应性;根据选育目标在选择优秀公猪轮回选配的基础上确定重复选配组合;而后窝选、精选以建立基础猪群。至今这个猪群体型外貌基本趋于一致,保持了原品种特征,而适应性有所增强,生产性能有所提高。1976年产活仔数达10.21±2.10头;断奶体重达13.20±1.88公斤;断奶后饲养六个月体重可达90公斤;肉猪屠宰率76%;杂交效果普遍反映良好。1977年猪群体尺体重:成年公猪体长157.5厘米;胸围137.1厘米,体重212.4公斤;成年母猪体长144.3±8.6厘米,胸围128.9±6.7厘米,体重158.5±24.5公斤。 本文还对产活仔数及断奶窝重二个主要繁殖性能指标进行了遗传力等参数的估测,它们的遗传力都较低。我们认为:天马场在中约克选育中注意当代和后代的性能表现,采用系统选择的方法是符合遗传力理论的。还认为,在确定主要公猪选配外,有目的地适当使用系外优秀公猪,综合多父优良性状,对丰富猪鲜内的理想基因型频率,改变遗传结构上的作用是很有成效的。

Description

Citation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7,(02):73-82.

Collections

Endorsement

Review

Supplemented By

Referenced By